爱游戏app下载官网支持

中国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2025-2032年)

时间: 2025-01-25 04:44:49 |   作者: 安装方式

      铜(Cuprum)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中国铜冶炼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起步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显著变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铜冶炼产能迅速扩张,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国际竞争力明显地增强。近年来,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行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资源保障,提升创新水平,丰富绿色内涵。同时,再生铜产业的稳步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中国铜冶炼行业将继续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把握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铜冶炼行业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铜的下游消费大多分布在在电力、家电、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其中,电力行业在国内铜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其次为家电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2亿元。

      从全球来看,铜的全球资源储备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全球主要的铜矿资源集中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国,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2023 年全球铜储量为10亿吨,铜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智利(1.9亿吨)、澳大利亚(1 亿吨)、秘鲁(1.2 亿吨)、俄罗斯(0.8 亿吨)、墨西哥(0.53 亿吨)和美国(0.5亿吨)等。中国的铜矿资源4100万吨,占全球约4%。全球最大的铜矿为位于智利的埃斯康迪达(Escondida)铜矿,据必和必拓 2023 年运营报告,该矿2023年铜矿产量达到 107.3 万吨,同比增长1.8%。国内方面,江西铜业拥有的德兴铜矿是国内最大的露天开采铜矿山。

      从产量来看,全球精炼铜的产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USGS数据,2023年全球精炼铜产能2949.6 万吨,同比增长2.7%;全球精炼铜产量2653万吨,同比增长4.49%,增幅扩大。在产量分别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2023 年产量占全球的 45.6%,较 2022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其他精炼铜主要生产国还有智利、刚果(金)、日本、俄罗斯等,其中,刚果(金)精炼铜产量增长较快,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三位;前十国合计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81.9%,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中国来看,中国精炼铜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中国铜业等大型铜业集团。这一些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精炼铜行业中占了重要地位。例如,江西铜业是中国大型阴极铜生产商及品种齐全的铜加工产品供应商,其业务涵盖铜、金、稀土、银、铅、锌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精炼铜行业的产能和产量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数据,中国精炼铜行业产能由2018年的920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285万吨,2023年产能同比增长6.18%,达到约1367万吨。同时,产量也从2019年的978.42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1298.80万吨,2024年上半年产量为667.2万吨。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精炼铜的产能和产量仍就保持增长态势。

      在需求方面,铜的下游消费结构中大多与房地产行业紧密关联。作为主要的工业金属之一,铜在众多产业当中都直接或间接的得到了使用。全球精炼铜消费结构中,建筑领域占比最高,达到 28%,其次为电力及消费品,占比分别为27%及 22%;中国精炼铜消费结构中,电力的占比达到51%,家电占比 13%,交通运输占比8%,建筑领域占比仅为9%。

      因建筑用铜较难划分界限,故而统计口径有所差别,美国将电力工程划分至建筑用铜需求,因此建筑工程用铜占比达到46%,中国并未将电力用铜合并至建筑用铜,建筑领域用铜占比仅为 9%。

      近年来传统行业的铜需求随着高通胀、紧缩货币政策、地理政治学等影响先强后弱,但新兴领域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成为铜市场的主力,带动铜需求实现正增长。2018-2023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量从2435万吨增长至2650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42%。

      随着铜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各国持续加大对铜矿资源的保护和投资,铜在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发展中将继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上海有色网新闻,12 月,智利财政部长马塞尔表示,鉴于能源转型对金属需求量增大,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加速提高铜产量,以期弥补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

      铜的下游方面,传统消费领域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预计总体微增,而新能源领域消费动能持续强劲,铜的消费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铜材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从中国来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铜的需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在我国,电力行业是国内铜消费的主要领域,占比高达50%以上。电力建设所需的设备如电线电缆、电机、输变电设备和电器附件等都大量使用铜。随国家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持续不断的增加,电力行业对铜的需求量也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大幅度的增加。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量远高于传统汽车,大多数都用在电动机、布线、动力电池、逆变器等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其对铜的需求量也将持续增长。具体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消费量从1230万吨增长至1672.50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713.3万吨。整体看来,中国铜行业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随国家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铜行业的需求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尽管中国是精炼铜的生产大国,但自给率仍然不足。由于国内庞大的需求,中国精炼铜行业需要依赖进口来平衡供需缺口。依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精炼铜行业消费量为1672.50万吨,而产量仅为1298.80万吨,供需平衡为- 373.7万吨。因此,中国需要进口较大规模的精炼铜来满足市场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铜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在增长,但增速并不完全匹配,导致铜价出现波动。预计未来中国铜行业的供给端增速将保持稳定或略有放缓,而需求端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增长将更为显著。这将导致铜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铜价可能继续保持高位震荡或上涨趋势。(WWTQ)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出现出入,详细的细节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公司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方面了解行业及对本行业来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商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