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26 00:14:52 | 作者: 产品展示
详情 |
---|
8月对于预警机发展史来说,是个很特殊的时间段:在70多年前的1944年,8月份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预警机、同时也是舰载预警机首飞成功的月份。
按美国官方史学(英国对此有分歧)的观点,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预警机,应该是基于TBM-3 复仇者鱼雷机平台,加装AN/APS-20雷达形成的TBM-3W机型。
从一开始,远程雷达探测飞机其实就是海军的刚性需求,而驻扎在陆地上的陆军和空军对它的依赖则较为有限,尤其是在40-50年代期间。原因也很简单:
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快速成熟,舰队如果没有能伴随行动的空中远程探测雷达,包括航母在内,所有的主力军舰都会变成待宰的鱼肉。
正如在之前文章中着重强调过的,雷达的探测距离——尤其是在要求高探测精度、高数据刷新率、虚假目标的疏漏/虚假率低的前提下,是被限制在直视距离内的。因此没有足够的雷达安装高度,雷达探测距离会变得很短:
这意味着当时的多数主力军舰(实际上今天也没什么区别),在桅杆上安装的雷达,对掠海飞行的目标只有30多公里。即使是面对飞行速度较慢的老式鱼雷机,也只能形成4分钟的预警时间。而预警机能够给大家提供29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预警能力。
而陆军和空军相比,这方面的烦恼要轻得多。无论是在海岸线还是腹地,总能找到高山和悬崖峭壁一类的地方,进行固定式雷达的建设;而且他们的战场范围相对也是比较固定的,不像海军的交战区域极可能是在完全脱离后方雷达网支持、而且事前完全没有办法确定的大洋某处。
这种需求上的显著差异,使得虽然由于重量和空间上的苛刻制约,技术上实现难度更大,最终性能指标更低,功能局限性更多;但把远程雷达搬上飞机这个工程,却始终是海军最为热衷。这注定了预警机问世的最初形态,一定是依托在舰载机平台上。
在1944年之后,美国和英国出现了几个基于或者类似TBM-3W思路型号的预警机。它们的统一特征都是在现有的飞机平台上进行改装,雷达安装在机身腹部的透波整流罩内——这种大肚子设计在今天的一些特种飞机上,依然不时可见。
大肚子设计的好处,是对飞机的气动和结构布局影响小,对下方的视界不受遮挡阻碍。
图:安-225在安-124基础上改H垂尾,也还是为了避让背负的航天飞机的尾流
气动上,气流在经过雷达罩之后,对垂尾和水平尾翼的干扰较小,因此不必把原来的常规布局尾翼做大幅度更改,比如彻底换成H型、甚至类似E-2的尾翼设计。
这种整流罩与载机平台的气动外形矛盾冲突,在舰载机上比陆基飞机要剧烈得多。因为舰载机受限于航母起降,尺寸不能做的太大,而为了探测性能,整流罩又要尽力做的大。
结构上,对于舰载机而言,腹部的隆起挤占的是原来鱼雷/炸弹等挂载物的空间;因此对于机翼折叠设计不会形成冲突,彼此互不干涉。但如果采用背负式的设计,则很可能带来一些额外的问题,比如会占据原本机翼折叠上翻的位置,导致飞机折叠后的高度大幅度提升,进不了航母机库。
后来舰载预警机不再采用腹部天线设计的关键,在于它在雷达的视界、探测能力上,存在致命的问题。
由于机身和机翼的严重遮挡,腹部的天线在前后、左右上,对高度与自己相近、甚至更高的目标都存在着非常巨大的盲区,很多时候与瞎子无异。而这个缺陷,是无法通过加大天线尺寸来改善的——特别是在天线尺寸还被起落架布置所限制的前提下。
图:E-2C及之前,E-2拥有3名任务操作员。依靠电子技术的进步,D型开始,驾驶舱中的一名驾驶员可以兼任第四任务操作员;后方航母/陆地指挥机构中,能支持第5、第6、甚至第7人,通过高速数据链,作为远程任务操作员。
除了布局上的问题,早期舰载预警机的经验还表明,它需要尽可能多的有关人员,专门负责雷达和通讯、指挥等任务的操作,才能在实际作战中较好的响应各种突发情况。
这意味着舰载预警机,必须在气动外形和结构布局/机身重量上,都必须在航母运作范围内所许可的最大尺寸/重量下,压榨出最大的比例拿来装雷达、装人。只有专门设计的新型平台,才能较好的达到这个目的。
三:E-2家族构型至今依然是最佳选择,中国自研型号延续E-2基础设计的概率极高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从设计者的角度简单的讲述了E-2家族在诸多核心设计点上的选择,直到今天依然是最优解。但E-2的基础设计,本身也是历经改进而成的结果。
在E-2家族的成功,建筑在E-1的探索经验上。E-1的机体平台不是专门设计的,而是基于S-2追踪者双发反潜机大改而来。E-1的设计核心围绕着AN/APS-82雷达展开,为了获得遮挡尽可能少的视界、尽可能大的探测距离,它采用了背负式的椭圆整流罩。
为了妥解整流罩带来的气动和重心变化,飞机的尾端改成了H式垂尾,前机身进行了加长。为了不让机翼撞击雷达罩,且折叠后飞机尺寸最小,机翼不再向上方折叠,而是翻转向后折叠——这使得飞机在折叠状态下,重心大大后移,飞机的会直接墩地,未解决这个问题,机尾上又不得不加装第4起落架。
从照片中显而易见,E-1已经具备了E-2的相当部分设计要素。后来E-2的平台重新设计,主要是针对E-1表现的各种缺陷——尤其是继承自S-1平台的局限而展开的。比如在垂尾的设计上,E-1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为了减重、简化结构,采用了“性能够用就好”的H式垂尾,只是简单的避让了雷达天线罩的尾流,这导致飞行稳定性上的表现在后来的使用中有所不足,这是设计上的轻视。
一方面是早期格鲁曼公司对于飞机和雷达的使用整合并不熟练,实际上E-1的第一版设计就因此被迫报废。为了保持远程雷达的探测能力,载机平台在转弯过程中的姿态控制能力比反潜机要求更高,这一点则是格鲁曼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E-1时没想到的思维盲区。
图:E-2的复杂垂尾设计,以重量、造价、可靠性、维护性为代价,换取了更强的姿态控制能力
这些问题在E-1上暴露之后,E-2才变成了很复杂的带3个转轴方向舵的4垂尾设计。在类似的各种缺陷都被针对性处理之后,E-2家族的基础设计从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相当完善的高度;在气动和结构布局的大方向上,几乎改无可改。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E-2C/D就是最好的参照对象。在“求异”这个环节,最值得投入精力的问题,绝不是基于形象、形象等因素,从外观上去刻意地彰显自主特色。
而应该是从最初的气动/结构详细设计上,就着重考虑怎么减轻乘员舱内的强烈振动和噪声,改善机组成员的舒适性——至今为止,E-2家族的最大战斗力短板,从来都在于机组人员对于恶劣工作环境的耐受能力上。
以上观点只是从纯粹的技术合理性方面出发的产物。国产舰载预警机的详情,有待于未来官方的披露,相信那一天已经为时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南京一写字楼禁止带外卖上楼,自己带饭也不行?楼内职员:甚至写进了劳务合同
小米MIX Flip设计考虑男性用户 卢伟冰:性能、续航目标旗舰直板机
Redmi 14C预计8月31日发布:5160mAh电池+5000万像素主摄
为什么说暑假不带孩子去旅游!网友分享带娃旅游的经历,太线 多块就能买大牌速干衣,限时清仓,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