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26 05:24:44 | 作者: 兆瓦级风电变浆滑环
详情 |
---|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造船行业中占据领头羊。截至2024年,集团拥有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共95家,资产总额达10066.16亿元,员工总数超过20.5万人,展现出强大的总实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船舶集团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缩影。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起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慢慢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1950年10月, 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的正式起步。随后,经历多次机构调整和重组,中国船舶工业慢慢地发展壮大:
1982年5月,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船舶工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逐步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
1999年7月,为逐步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将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这一举措旨在引入市场之间的竞争机制,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技术水平。
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了新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这一重大重组被视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中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2021年,集团经营承接额达到1301.5亿元/2598.4万载重吨,完工交船206艘/1708.1万载重吨,手持订单4195.3万载重吨,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纪录。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船舶集团在重组后取得的很明显的成效,彰显了其在全球船舶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中国船舶集团的发展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成长轨迹,也折射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从最初的行政性机构,到后来的国有企业,再到现在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每一次转变都凝聚着中国船舶工业人的心血和智慧。未来,中国船舶集团将继续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任,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船舶集团在军工船舶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尤其在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整体实力,也凸显了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
在核潜艇领域,中国船舶集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095型核潜艇为例,该型潜艇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095型核潜艇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成为中国海军水下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柱。
在常规潜艇方面,中国船舶集团同样表现出色。039C型常规潜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在常规潜艇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潜艇的战术灵活性,还为其在复杂海况下的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中国船舶集团在潜艇技术上的突破并非局限于单一领域。除上述技术外,还在声呐系统、武器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全方位的技术进步使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中国船舶集团正在不断的提高中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装备基础。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整体实力,也凸显了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
中国船舶集团在民用船舶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实力,尤其在超大型油轮(VLCC)和集装箱船方面成绩斐然。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集团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也凸显了其在全球民用船舶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超大型油轮(VLCC)方面,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厂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初,大连造船成功获得一笔百亿订单,包括:
这些订单充分展示了中国船舶集团在VLCC建造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大连造船已累计向国内外船东交付117艘VLCC,在国内船厂中排名第一。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集团在VLCC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也凸显了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集装箱船领域,中国船舶集团同样表现出色。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8月成功获得5艘13000TEU 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订单。这款船舶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
这些创新设计使该型船具备了综合能耗低、船舶快速性强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充足表现了中国船舶集团在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自2023年初至今,该公司已累计承接11万吨级油轮22艘(同期市场占有率占比23%),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17艘(同期市场占有率占比51%)。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在别的类型的民用船舶建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集团成功建造了全球最大级别的穿梭油轮。这种专门用于海上油田向陆地运送石油的船型,配备了先进的艏装载系统和智能化动力定位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船舶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也体现了中国船舶集团在特种船舶建造领域的创新能力。
通过在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和其他特种船舶等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中国船舶集团正逐步巩固其在全球民用船舶市场的领头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民用船舶业务之后,中国船舶集团在海洋工程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实力。集团专注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研发和制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和批量交付,充足表现了其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市场,成功研制并示范运行了“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这标志着集团在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在海上风电等新兴海洋工程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船舶集团在研发实力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拥有多个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这一些平台不仅推动了集团的技术创新,也为整个船舶行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还拥有多个重点实验室,如 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 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 和 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开展了大量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为集团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具体科研成果方面,中国船舶集团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以 七〇四所 为例,该所近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自主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台套2000吨/时超大流量矿浆输送泵顺利完成样机试验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集团在船舶动力系统、流体机械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我国深海科考、矿产资源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不停地改进革新,中国船舶集团正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实力,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国船舶集团积极地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方向。集团通过打造SWS Time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管控,涵盖从设计到完工的全流程。该平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跨部门协作,为大型邮轮等复杂项目的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集团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的应用,致力于构建船舶行业智能化ECO,逐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在全球造船业的竞争格局中,中国船舶集团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旗舰企业,它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船舶集团在高端船舶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以LNG船为例,这是一种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高技术上的含金量船型。2023年,中国船舶集团在LNG船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 28% ,较2010年的7%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集团在高端船舶建造方面的技术实力,也反映出其在全球高端船舶市场的竞争中正逐步确立优势地位。
中国船舶集团的市场地位还体现在其订单的多样性和高的附加价值特征上。2023年,中国船企在 油船、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 等高的附加价值船舶市场的新接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71%、58%和84% 。这种订单结构的优化不仅提高了集团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长远来看,中国船舶集团的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根据克拉克森的预测,全球造船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船建造需求将达到1亿总吨,比2023年增加约六成。面对这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船舶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有望在全球造船业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头羊,逐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继公司在市场地位方面的优异表现,中国船舶集团近年来的财务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1615%。进入2024年,这一增长态势得以延续,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更是激增821%。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证明了公司在船舶制造业景气周期中的强劲表现,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卓越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船舶集团正积极地推进转型升级战略,以应对全球船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推动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新型船舶明显降低了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碳排放。以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为例,与同型燃油箱船相比: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集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技术实力,也有望为公司在未来全球航运业的低碳转型中赢得先机。
这些高端装备和技术的布局,不仅拓展了中国船舶集团的经营事物的规模,也为公司在未来海洋新兴起的产业的竞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前文对中国船舶集团主营业务和技术创新的详细介绍,我们显而易见该集团在国际化战略上的雄心壮志。中国船舶集团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集团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设立了中东代表处,不仅加深了与中东国家的合作,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
这一战略布局为集团在能源运输和海洋装备领域的国际合作开辟了新途径,体现了其全球化发展的策略的决心。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中国船舶集团能够更好地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探索当地市场,从而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业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